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如何产生的,银行应该如何防范?
声誉风险产生的主因商业银行
声誉风险的原因很多,但主要原因如下:
(1)银行流程系统存在缺陷。从目前的负面舆论来看,银行卡被盗、自动取款机被吞噬、存单被“保险单”取代、理财产品丢失、系统混乱、费用被扣除的情况并不少见。例如,一些分行系统反复出现错误扣费的问题,导致客户质疑银行系统的安全性。如果系统参数设置不正确,部分客户账户将被清算,公积金支付系统将出现问题,导致重复扣款。
(2)员工培训反应不及时。由于一些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培训不到位,一些基层网点的领导和员工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当,有些回答过于生硬,被客户投诉后被媒体曝光。
(3)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。要有效管理声誉风险,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和层级分离,建立顺畅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。但是,目前这一机制还不完善,一些信息直到媒体报道后才为基层银行公关部门所知,影响了声誉风险的早期预测和有效处置。
(4)处理公众意见的能力较弱。由于银行普遍有零负面媒体报道的硬性要求,一些机构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往往习惯于利用各种渠道“压制”负面报道,并采取回避媒体采访的做法,这往往使其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处于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境地。此外,当遇到媒体采访和暗访时,一些员工干脆拒绝采访,并因缺乏相关媒体应对技巧而失去了发言权;或者你不应该处理好这件事而被媒体抓住。
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呢?声誉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如下:
从目前声誉风险的成因来看,银行基层分行和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三个环节:
(a)关闭风险源。在风险防控的前提下,细化和优化业务流程,提高服务效率;特别是在旺季,面对巨大的客流,在做好电子银行业务分流工作的同时,根据高峰营业时间的需要,增加服务窗口并实施灵活的调度系统;大堂服务应确保适当的跟进,并做好客户分流和情绪安慰工作。在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的同时,我们应该防止服务的教条主义和模式化。当统一的服务标准遇到特殊情况时,我们应该站在客户的立场,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灵活调整服务模式,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。
在处理客户纠纷时,客户对银行服务不满意,网点和员工应采取积极的改进态度,耐心解释,遵守法律法规,并尽最大努力尽快平息。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银行问题,不要回避。应该道歉的人应该立即道歉,应该承认错误的人应该立即承认错误。在工作中,柜台人员经常会遇到客户对银行系统和产品不了解而引起的投诉,有些投诉不一定合理。
(二)快速处置舆论。在媒体回应方面,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法律,正视公众意见,提高我们回应媒体和公众意见的能力。记者前来采访,没有回避,并真诚接待;了解记者的身份和真实的采访意图,然后坚持原则,根据他的意图灵活沟通,以获得他们的理解;按照规定的报告路线向上级报告;根据上级要求,妥善处理面试事宜。每位员工都应加强程序和纪律意识,严格按照上级行确定的媒体应对策略进行处理,并严格按照上级行确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回应。当负面舆论出现时,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,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。在应对负面舆论时,媒体往往占据独特的专业优势,而银行在事件发展的早期阶段通常处于劣势。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定位,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策略,以快速的反应、全面的发布渠道和积极的应对态度,做到有理有据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。
(3)巩固前线防御。通过在员工、职能部门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三道防线,可以将潜在的声誉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。基层网点不仅是营销和服务的第一线,也是防范声誉风险的第一道关口。一旦防线崩溃,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。因此,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前台员工的声誉风险意识,锻炼灵敏的嗅觉,主动防范和避免可能形成声誉风险的事件;另一方面,要深入分析声誉风险事件的成因,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,提前预测,快速应对,妥善解决突发事件。
以上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内容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风险问题,你可以关注www.yjcf360.com。
本文来源:http://tiandingtougu.com/11617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