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0年,遥望万佛楼、阐福寺建筑群,图中左为万佛楼,右为阐福寺。
去过北海公园的都知道,园内有一处著名景点:极乐世界殿,位于太液池西北,五龙亭西,是一组“坛城”式建筑。
极乐世界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、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建成,是乾隆为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所建。民间俗称为“小西天”,其实小西天不止极乐世界殿,还包括一座万佛楼。
万佛楼也是乾隆为母祝寿所建。根据资料记载,万佛楼东西宽81米,南北长139米,占地约1.3公顷。纵向有三条轴线,万佛楼居中,位于主轴线上。
为什么叫做“万佛楼”呢?
原来,万佛楼因里面供奉万尊佛像而得名。
万佛楼面阔7间,共3层,顶层为歇山调大脊,各层皆为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,总高近30米。楼前月台东树宝幡杆,西立石幢。左右各有配楼一座,东日“宝积楼”,西日“壁辉楼”。楼南有水池,跨池为桥,桥两侧各有一牌坊。
万佛楼不仅体量宏伟壮丽,为宗教与皇权至高无上的徽征,而且在北海园林的整体构思和设计、规划、营造中,又与白塔遥遥相望,既是造园的主题,更是皇家园林意境的高潮,堪称乾隆时期的经典建筑作品之一。
据《万佛楼极乐世界陈设档》记载,“实有佛像一万二百九十八尊”。
孝圣皇太后画像
万佛楼是为太后庆贺八十大寿而建,早在十年前,就由内务府拨大量黄金铸造金佛。可是乾隆尚嫌数量不够,以呈进寿礼为名,下旨要求上至京城,下至地方,无论王公大臣,地方文武,乃至汉、蒙、藏寺庙的和尚喇嘛,都要表“孝心”。并且规定,大的佛像要五百八十八两八钱,小的也不得轻于五十八两。于是楼建成后,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铸佛像作为寿礼献上。
楼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大小佛洞,密如蜂房,共一万个,每个佛洞内供奉一尊纯金无量寿佛,此楼也因此定名万佛楼。楼内还有三尊铜铸大佛立像,称三世佛。
可是收上来的寿礼加上内务府铸造的佛像,早已超过一万个,于是从中取一万尊精品供于“万佛楼”,其余分别供于宫内和西郊畅春园。
万佛楼本身造价就不低,再加上一万尊金佛,其经济价值可称无法估量。但是,这价值连城的万佛楼,却在庚子事变中“被盗”。
此图拍摄于1900年,刚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浩劫
光绪二十六年、庚子年,八国联军侵华,北京被占领,这里沦为日军司令部。
从1900年8月八国联军打进北京,到1901年8月联军撤走,之后便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这一年的时间里,万佛楼中的金佛尽被盗走,说是偷,实际就是明抢,万尊佛像全部被日军掠夺,建筑也遭损毁。
成书于民国初年的《三海见闻志》记载万佛楼内佛像被“日本军运回本国,无一余者”。楼下之大佛,只余佛首卧在地上。两旁的配楼,积楼如故,鬟辉楼则孤壁独立,只余瓦砾。此后,万佛楼逐渐荒废。
此图于1949-1950年间拍摄
解放后,五十年代曾用万佛楼作为露天电影剧院,此时仅存的南牌楼也已摇摇欲坠,考虑到安全问题,于是将之拆除。
此图于1949-1950年间拍摄
1965年,万佛楼已经破旧不堪,当时财力匮乏,且又不被重视,就给当成危楼拆掉了,遗留下的基座也在1970年被拆成石料,用于天安门的翻修工程。
再后来,万佛楼原址附近建起了经济植物园,楼址仅剩下遗迹,乾隆御制“赡礼诗碑”,被移至极乐世界南面。如今这里只存普庆门、宝积楼和八方亭,昔日万佛楼中万尊金佛早已不知流落何处。
上图中的石碑为“万佛楼成瞻礼诗碑”,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立。1987年,公园管理处将石碑改立于极乐世界大殿南面。
万佛楼遗址区
2019年9月,万佛楼遗址区正式对外开放,现仅保留有普庆门、宝积楼、妙相亭、致爽楼以及两处石经幢。
经幢总高9.2米,幢身高1.28米,幢身下须弥座1.60米。
万佛楼东配殿宝积楼
万佛楼西配殿——鬘辉楼遗址
如今,我们只能从这些老照片及零星的遗址建筑中,窥探“万佛楼”曾经的光芒。
本文来源:http://tiandingtougu.com/7916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